如何做好ERP系統實施前的基本管理工作?
造成企業實施ERP系統項目的原因很多,其中一些原因是選擇失敗的軟件,或者由于管理配合不到位而失敗,或者由于實施失誤而失敗。但是很少有人考慮在ERP系統實施前自己企業的基本管理是否符合ERP系統實施要求。事實上,以上失敗的原因都是基于企業已具備實施ERP系統基本條件的假設,而正是這個假設正是ERP系統實施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簡而言之,基礎管理是決定或影響企業實施ERP系統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。那在ERP系統實施之前應該怎樣做好基本的管理工作?
1、精確的測量和定額。
談到ERP系統應用數據的重要性,大家最常掛的一句話是“三分技術,七分管理,十二分數據”。由于缺乏高質量的數據,ERP系統應用成為無源之水。由于數據出錯,即使ERP系統上線也毫無意義,反而會成為系統失敗或掉線的導火索。
ERP系統資料分為靜態資料和動態資料。靜態數據包括基礎數據和期初數據,只有準確地將靜態數據輸入ERP系統,ERP系統才會有一個好的開端。不然,ERP系統就會在原始帳目上出現錯誤。對于動態數據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,即“垃圾數據進來了,垃圾數據出來了”。所以,在沒有真實可靠的數據基礎的情況下,希望ERP系統應用帶來的效率提高也成為一句空話。因此,做好基礎管理的定額與計量工作,是保證ERP系統數據質量的前提,也是保證ERP系統數據質量的關鍵環節。
2、工藝標準化。
一個企業的經營活動由采購、供應、財務、人力資源、生產、設備、銷售等過程組成。ERP系統的實施實際上就是整合這些流程,提高效率,降低成本。因此,企業在實施ERP系統時所關注的是過程而非軟件技術。
眾所周知,ERP系統強調的是過程的標準化和固定化,沒有過程的標準化不可能使ERP系統的實施成功。所以,缺乏流程標準化對急于實施ERP系統的企業來說是致命的,因為沒有首先將流程固化到ERP系統中,企業在處理業務時必然會感到不順暢。因此,“先過程標準化,后信息化”是實施ERP系統倡導的一個基本原則。還要把企業的全部業務流程整理出來,實現標準化、程序化、書面化,把企業的業務流程從“人治”提升到“法制”的層面,ERP系統實施才會做到“流程清”,才會事半功倍。
三、制度規范。
沒有將ERP系統實施作為一項規范管理制度的運動,在ERP系統實施過程中,大部分ERP系統項目失敗的主要原因。由于ERP系統的上線是一個部門利益和人員利益再分配的過程,是一個規范制度與隨心所欲的管理習慣發生沖突的過程。
比如,如果企業的規章制度不明確,或者制度不能有效地執行,利益沖突往往會導致ERP系統實施名存實亡,ERP系統的實施也必然會擱淺。大部分企業基礎管理水平較低,ERP系統失敗或無效的癥結就在于此。所以,理順過程關和數據關卡并不意味著ERP系統可以順利上線,為了ERP系統能順利實施、上線及運行,ERP系統必須要用規范化的制度來保證ERP系統的實施。
關于在ERP系統實施前如何做好基礎管理工作在這里分享給大家,總的來說,夯實基礎管理是ERP系統實施成功的基石。假如一個企業的基本管理不能達到一定的程度,又不愿意下決心下功夫去解決,那么就不應該匆忙地進行ERP系統建設,因為在這種情況下ERP系統的實施,效益注定不好。